本研究为解析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改良籽粒大小和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新的参考。
先天性白内障是全世界儿童视力

本研究为解析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改良籽粒大小和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新的参考。
先天性白内障是全世界儿童视力障碍和失明的最常见原因,约四分之一与遗传相关。迄今已在遗传相关先天性白内障中发现了100多个基因的突变,而晶状体蛋白作为晶状体中最主要的成分,其编码基因的突变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致病基因包括α、β、γ晶状体蛋白基因、膜蛋白AZD5153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因和调节眼球发育的基因等,其中约一半的突变发生在晶状体蛋白基因中。晶状体蛋白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溶解性和寡聚性,干扰晶状体的有序排列,导致晶状体混浊。本文就近年来先天性白内障相关的晶状体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芦苇属植物在分子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不仅揭示了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还为芦Panobinostat苇属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等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基于此,从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芦苇属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芦苇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近年来,国内萝卜种植面积日益增长,尤其是经济效益好的早春萝卜和高山春夏萝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由于部分品种选择错误和播种时间过早,导致萝卜出现未熟抽薹现象时间,给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在越冬、早春设施栽培、露地栽培和南方高山地区春夏季露地栽培的品种多为日本、韩国产的萝卜品种,品种类型单一化现象严重,因此培育我国本土的适宜于春播和高山栽培的优良耐抽薹品种,是今后萝卜育种的主要方向。现阶段关于萝卜未熟抽薹的原因、生理和遗传机制的研究并不充分,这严重制约了我国耐抽薹品种的选育工作。从萝卜未熟抽薹原因、生理和遗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为未熟抽薹萝卜品种选育和预防萝卜未熟抽薹提供参考。

本研究以六堡茶原产地广西六堡镇及其周边区域的10株野生古茶树和35株子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19个EST-SSR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及

本研究以六堡茶原产地广西六堡镇及其周边区域的10株野生古茶树和35株子代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19个EST-SSR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旨在探究青年牛繁殖性状遗传能力群体遗传参数,评估不同配种季节间青年牛繁殖性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G×E)。本研究利用宁夏地区12个牧场2007—2019年荷斯坦牛繁殖事件信息记录,计算青年牛繁殖性状Z-VAD-FMK包括
本研究旨在证实青藏高原牦牛中牛凸隆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的存在,并分析其基因组特征。采用RT-PCR方法检测西藏、青海、四川藏区的犊牦牛腹泻粪便中BToV,并扩增基因组。结果从145份样本中检出10份BToV阳性,平均阳性率约为6.9%,其中西藏、青海、四川藏区的阳性率分别约为11.8%、8.9%JAK抑制剂、3.0%。成功获得1个长为28 314 bp的牦牛源BToV基因组,GC含量为36.31%,与GenBank中已有的5个BToV基因组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2%~97%,与国内BToV基因组SC2的相似性最高且遗传关系最近。本研究中BToV基因组的S基因与GenBank中已有的14个完整BToV-S基因相比,存在8个独特的氨基酸变异,其中Dactolisib,6个位于S1结构域,2个位于S2结构域,且在222—2 473 bp发生区域重组事件。本研究证明BToV在牦牛中的存在,并且地域分布广泛,获得了牦牛源Ⅲ型BToV基因组,报道了BToV的S基因重组事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BToV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
对贵州回族、苗族、彝族开展29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与其他7个群体进行遗传关系比较研究,探讨其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果:从海绵Ircinia sp 中共分离得到5个含溴生物碱,分别鉴定为:fistularin-1(1)、fistularin-3

结果:从海绵Ircinia sp.中共分离得到5个含溴生物碱,分别鉴定为:fistularin-1(1)、fistularin-3(2)、aerothionin(3)、11-hydroxyaerothionin(4)、suberamolline A(5)。结论:以上5个生物碱均为首次从中国南海海绵Ircinia sp.中分离得到。”
“目的:研究霸王花的化学成分AMN-107细胞系。方法: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霸王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3种黄酮醇及其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异鼠李素(3)、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selleck合成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8)、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9)、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0)、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11)、山柰酚3-O-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12)和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13)。结论:以上化合物Selleckchem FK50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研究刺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以及制备型薄层色谱和重结晶等手段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刺楸根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苷(1)、(-)-丁香脂素(2)、松柏醛(3)、咖啡酸(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目的:研究小飞蓬的化学成分。

结果提取温度为50℃,时间为50min,溶剂浓度为80%,溶剂的p H为2时对花色素苷的提取效果影响最大;体外癌细胞测试,花色素苷

结果提取温度为50℃,时间为50min,溶剂浓度为80%,溶剂的p H为2时对花色素苷的提取效果影响最大;体外癌细胞测试,花色素苷浓度为150μg/m L,作用时间48h时,对MCF-7细胞的抗增值活性最好,IC_(50)值为80.8μg/m L。
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作为人体内源性的脂蛋白颗粒,具有毒性低、选择性高、安全性良好、能够避免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识别清除等特点。selleck screening library其作为纳米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基于这两类脂蛋白以及重组脂蛋白作为靶向给药载体在抗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新型化合物木脂素1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质量浓度的木脂素1处理Hep G2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各组Hep G2细胞的增殖情况,FCM法检测各组Hep G2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购买DMH1及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Hep G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目的 在卵清蛋白致敏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羟基脲、腺嘌呤3种不同阳虚诱导剂诱发,建立变应性鼻炎肾阳虚复合模型,以筛选建立理想而稳定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卵清蛋Navitoclax浓度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羟基脲或腺嘌呤建立肾阳虚复合模型,观察动物宏观体征及死亡情况、局部过敏症状,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血清中s Ig E和组胺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肾和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目的 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癌疗效及机制。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killp分级、1年存活率、心血管疾病再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分子量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killp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1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疾病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s-CRP、IL-6、CK-MB、LDH、AST和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GSK’872体外P<0.01)。结论:辛伐他汀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在内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注射点滴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加贝A-769662脂为合成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缓激肽、纤维蛋白溶酶、磷脂酶A2等多种酶具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氧自由基、松弛括约肌以此抑制胰腺的扩展。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应用抗生素来加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1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0.47%。结论:急性胰腺炎通过内科的综合治疗,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加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疾病,药物治疗仍是目前采用的首选方法,其中抑酸治疗为主要措施。

结论
目的研究天冬酰胺内肽酶敲除和阿可拉定对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野生型、天冬酰胺内肽酶敲除型的小鼠进行心脏

结论
目的研究天冬酰胺内肽酶敲除和阿可拉定对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野生型、天冬酰胺内肽酶敲除型的小鼠进行心脏注射造模,用阿可拉定进行治疗,Micro-CT分析检测,观察乳腺癌骨转移造成的骨腐蚀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AC220 MW测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单纯敲除天冬酰胺内肽酶的小鼠可以轻微缓解乳腺癌的骨转移,联合阿可拉定用药以后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骨转移,两者共同影响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small molecule library screening。结论天冬酰胺内肽酶敲除协同阿可拉定用药可有效缓解乳腺癌骨转移。
目的探讨一体化服务模式在体检中心乳腺癌手术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体检中心接收的确认细节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干预4个月后,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结果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与海拔4 m相比,两组队员在到达海拔3 658 m、4 300 m高原时,心率(HR)显著升高(P<0 05),指端静脉

结果 与海拔4 m相比,两组队员在到达海拔3 658 m、4 300 m高原时,心率(HR)显著升高(P<0.05),指端静脉血氧饱和度(Sp O2)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在相同海拔高度上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心电传导异常率无显著差异;与海拔4m相比,到达3 658 m和4 300 m处两组队员的血压均显著升高(P<0.05),部分心肌很少收缩和泵血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但由于心率增加代偿,心输出量(CO)无显著变化。在海拔4 300 m时,急进组的肺水指数(TFC)显著高于渐进组(P<0.01)。进入高原后与出发水平的差值比较,两组在海拔3 658 m处T变化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组COR和Ig A变化量显著高于渐进组(P<并且0.05);在海拔4 300 m处急进组Ig A变化量显著高于渐进组(P<0.05)。结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衰老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一个难题。心血管疾病作为代表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运动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老年人群运动能力及运动量的减低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存在相关性。肌少症是一种以肌肉含量减少一般和(或)功能减退为表现的疾病,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紧密。本文拟总结近年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从疾病的病理生理、相互作用、潜在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治疗等多层面进行介绍,使上述疾病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粪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粪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TME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施予手术室全程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对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的服药依从性及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Tariquidar IC5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消化外科接受结直肠癌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以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入选的42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入选的42例为观察组(接受护理专案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至第8个化疗周期结束。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情况(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Erastin、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及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服药依从性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困难情况下、不确定情况下的合理用药CB-5083体内自我效能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前述指标得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观察组前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理专案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物的用药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合理用药自我效能。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开展成效。方法将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和未进入多学科协作的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多项指标量化分析直肠癌多学科协作开展成效。

结果 180例患者中,134例(74 4%)存活,46例(25 6%)死亡,40例(22 2%)复发。移植后5年总生存(OS)率、

结果 180例患者中,134例(74.4%)存活,46例(25.6%)死亡,40例(22.2%)复发。移植后5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累积复发率分别为74.3%、42.5%和25.0%。AML危险分层为高危组、伴高危细胞遗传学、移植前为CR2期以及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移植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前为CR2期、AML危险分层高危组是影响移RSL3说明书植后EFS的独立危险因素;AML危险分层高危组、单疗程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伴高危细胞遗传学、未发生cGvHD是影响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应用去甲基化药物(HMA)辅以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维持治疗可提高移植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率,2年OS率为62.5%。结论
目的 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7月5例接受单份UCBT的JMML患儿的临床资料。5例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1.5(0.4-5.0)岁。全部患儿均采用清髓性不含ATG的预处理方案,并予以环孢素A联合霉酚酸酯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5例患者中4例成功植入,1例原发性植入失败接受挽救性相GSK3235025花费合造血单倍体干细胞移植。2例Ⅲ-Ⅳ度急性GVHD均有效控制,无慢性GVHD发生。3例患儿无病生存,无1例复发。结论
目的 探讨Peroxiredoxin-6(Prdx6)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33例AML患者、8例CML患者、11例其他血液病患者骨髓细胞中Prdx6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分析Prdx6异常表达与AML患者年龄及血常规参数的相关性。

siRNA是普遍认为的能够沉默很多基因的核糖核酸,可以和目标基因或目标基因的信使RNA结合,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siRNA是普遍认为的能够沉默很多基因的核糖核酸,可以和目标基因或目标基因的信使RNA结合,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阻碍蛋白质的合成。目前siRNA已经被应用于许多癌症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就siRNA作用机制及其在多种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剂(ONS)摄入依从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ONS摄入依从性提确认细节供依据。方法 18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达ONS目标摄入量比例分为A组(依从性较高)、B组(依从性良好)、C组(依从性较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NS摄入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44例(24.04%)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NS摄入依从性较高,73例(39.89%)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NS摄入依从性良好,66例(36或者.07%)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NS摄入依从性较差;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胃肠道耐受情况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NS摄入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8年临床试验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83例KRAS野生型m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西妥昔单抗治疗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的临床病理学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结果经西妥昔单抗治疗的mCR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63.9%,疾病控制率为86.7%。全组中位随访15.5个月,中位PFS为8.7个月,6、12、18个月PFS率分别为71.1%、32.5%、13.3%。